7月19日下午,湖南工商大学“古韵非遗,蓝印相续”暑期社会实践队踏入邵阳县蓝印花布文化基地,开启一场与非遗蓝印花布的深度对话,探寻传统工艺的古韵与新生。
图为实践队在蓝印基地门口合影
踏入基地,蓝印花布独特的靛蓝与白花交织图案,瞬间将众人带入充满诗意的非遗世界。讲解员以生动的讲述,揭开蓝印花布制作的神秘面纱:从挑选合适布料,经清洗、晾晒去除杂质,到工匠们依设计巧妙雕刻花版,再以黄豆粉和石灰调浆刮印,每一步都凝结着匠人的智慧与耐心 。浸染环节,布料在靛蓝染料中反复沉浮,渐次晕染出古朴色泽,“三染三晾”的坚守,让蓝色层次愈发醇厚,这是时间与技艺交融的魔法。
图片为讲解员在介绍印染工序
除了制作技艺,讲解员还分享了蓝印花布背后的故事。过去,它是百姓生活的日常承载,被制成衣被、门帘,见证人间烟火;如今,在文创浪潮中,它化身为精致的书皮、书签、耳钉,走进年轻人的生活。基地展示的文创产品,将传统图案与现代审美结合,既保留非遗的文化根脉,又拓展了市场空间,让古老技艺“潮”起来 。
实践队成员们或驻足聆听,或近距离观察花版纹理、布料质感,在“邵阳蓝印花布工艺流程”展板前一起探讨,尝试模拟制作步骤。大家亲手触摸尚未浸染的花版,感受雕刻的细腻;观察盛放蓝印花布原材料的陶罐,探寻传统工艺的生态智慧。
图片为实践队成员观察印染原料
此次参观,不仅让实践队成员们沉浸式体验蓝印花布的独特魅力,更明晰非遗传承的意义与价值。“古韵非遗,蓝印相续”,这趟蓝印花布文化之旅,是实践队传承非遗的起点。未来,他们将继续讲好蓝印花布故事,让这抹靛蓝,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彩,让非遗之美真正走进大众、融入生活。
团队:工商管理学院 “古韵非遗,蓝印相续”暑期社会实践队
文:外国语学院 王慧淋
图:前沿交叉学院 蒋欣叶
审核老师:朱伟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