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14日,湖南工商大学栀夏筑梦者队跟随湖溪塘村村委会后备干部欧赛,深入村内玉花谷栀子基地,探寻党建引领下栀子产业的振兴密码。
玉花谷基地虽“年纪最轻”,却以近2000亩规模跻身喻家坳乡三大基地之一。当地砂性土、缓坡多与雨水丰的条件,孕育出了栀子苷含量高达5.05%(近国标3倍)的“本地籍”优种,与高校“技术+农业”“科技+花香”的合作模式使“天资卓越”的湖溪塘栀子更加“出类拔萃”。
成员王淑贤采访村干部欧赛
从“煤炭小镇”到“栀子小镇”,一朵小花引出当地第三个亿元产业。“书记当法人、亏损书记担、贷款书记帮”的办法带动59户贫困户入股政府成立的合作社,实现稳定增收。从需要政府兜底到如今全村栀子花种植面积约3000亩、亩产最高800斤仍供不应求,欧赛自豪地说:“我们的栀子花不愁销路,年初我们才从福建拿了将近2000千万斤的订单回来。”当地还积极推动栀子花产业链向多维延伸。栀子餐饮与栀子毛尖、香水等系列产品撬动“菜香、茶香、芬香”三大赛道,四季花海跑”“栀子花节”引爆客流,让“栀子小镇”成文旅新地标。
村干部欧赛向队员介绍玉花谷栀子基地
自2017年“党建引领乡村振兴”号角吹响,湖溪塘村党支部就定下了“把支部建立在产业上”的工作方向。基地建设之初,全体党员出动,一周完成土地征收工作;干部吃住在工地,两个月内建成栀子广场,办成第一次栀子花节;四年连扩种植规模、推出深加工产品;从免费发苗到品牌培育,干部誓言“让每缕香气带温度”,冲刺亿元产业链目标。
队员与村干部欧赛的合影
扎根“党建红”的栀子花,书写着亿元产业的铭文,更诠释党员们“初心不改,红心为民”的纯粹,教会我们扎根大地才能仰望星空的深意,让我们决心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”,让青春与时代同频,奋斗与土地共生。
团队:数字媒体工程与人文学院 栀夏筑梦者队
图:经济与贸易学院 谢杨 数字媒体工程与人文学院 王盼
文:财政与金融学院 王淑贤
审核老师王敬童